10月9日下午,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在教学楼6#104教室召开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。汽车专业负责人孙海春、机电教研室主任沙卫军依次上台,用不到两个小时,把培养方案、课程安排、证书考取和就业去向逐项说明,并现场回答了“能去哪些企业”“什么时候可以考第一本职业证书”等具体问题。两百余名新生及辅导员参加了会议。
孙海春老师首先用一张“燃油—混动—纯电”技术路线图给出专业定位:面向整车及零部件制造、试验验证、现场管理岗位,培养“懂工艺、精装调、会试验、善维修”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大一:机械、电气、制图、计算机四大基础,加CAD绘图和金工实训,重点练好看图、画图和动手能力。
大二:发动机、底盘、车身、电气四大系统课程,同步完成燃油与混动整车装调实训,学期末可参加“汽车维修工中级证”考试。
大三:主攻纯电平台、三电系统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和整车试验,全体学生到实训中心参与实训,毕业设计直接来源于企业课题。
课程保留了机械制图、电路基础等传统内容,也新增了“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”“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”等模块。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汽车维修工、汽车装调工等1+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
沙卫军老师用“基础—核心—实战”三个阶段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。
基础阶段(第1—2学期):工程制图与CAD、电路基础与仿真、电工电子基础,配套完成钳工和电气安装实训。
核心阶段(第3—5学期):PLC应用技术、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、液压与气动技术,同时在生产线实训室完成小型自动化系统搭建。
实战阶段(第5—6学期):与企业联合开设“设备运维”综合实训,学生分组承担产线设备的点检、故障诊断及改造任务,优秀项目可推荐参加省级技能大赛。
成长路径清晰:助理调试员→调试工程师→项目工程师,五年左右可独立带队完成产线升级。
介绍会最后,两位老师共同提醒新生:把车间当课堂,每拧一颗螺栓都要知道“为什么”;把证书当门票,大二之前至少拿到第一本中级技能证书;把竞赛当项目经验,积极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,为简历增加“硬条目”。
“听完介绍,心里的问号变成了计划表。”2025级机电一班李同学会后说,“原来三年每一步都有对应的企业场景,我会按老师建议,先把CAD和维修工中级证拿下。”
版权所有: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 10048023号-1 公网安备 32092402000211号